“今个儿正正十二斤一两不多一两不少嘿。”
徐先生挑了挑眉,提笔记下。
“伙计,给我称两斤蕙草。”
客人进来喊到。
“好嘞,”
伙计迎上去,
“客官是要磨好的粉回去合香还是干的自家点?”
“干的就不能合香了?”
伙计连忙笑道,
“没有没有,只是干的客官回去须得自己研磨,怕您费工夫。”
客人摆摆手,
“就干的粉的各给我称两斤。”
伙计指着地上几个及腰高的筐子,
“磨成粉的好说,只是这干的有晒干的烘干的,去花的不去花的,三月的四月的,上中下三等的,客官您要哪个?”
客人被伙计一连串的『的』绕晕,犯难了一会儿,干脆道,
“每样都给我称上些。”
“好嘞――”
大生意上门,伙计乐颠颠的逐个装起。
这头,季灯怀揣着二十个乌糯团子一路回小河村,怀里鼓鼓囊囊却不知道该怎么藏,而放进筐里,最怕的就是方老太要检查。
季灯懊悔的拍了拍脑袋。光想着前几天挨饿这次要多买些,却忘了这么多团子,待会儿回季家的时候要怎么瞒过方老太的眼睛。
“哥哥?”
啃着烧饼的季小妹见季灯一会儿拍一下脑袋,疑惑的歪头看他。
“没事儿。”
季灯抹了把脸,车到山前必有路,指不定待会儿就想出来法子了呢。又摸了摸腰间别着的竹筒。
今天大夫说,伤口若是没恶化,再抹完这一筒药就差不多了,剩下的就只要吃好喝好的养着便是。
如此,那绿眼的汉子也该是能离开了,回去他自己的家。从此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着。好歹相处了一个月,季灯的心里升起几分惘然。
不过瞧那汉子穿的一身富贵,跟季灯兄妹,本来就不是一路人。何况季灯一个小哥儿,跟个汉子处了这么久,说出去是要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。等这汉子走了,季灯就该恢复原来的日子。
攒钱,嫁人,给季小妹攒嫁妆,再趁着来县里的时候偷偷摸摸买点吃的,这样的日子,季灯就已经很满足了。
回到季家的时候,季灯正巧撞上了一路赶回来的季海和季老秀才。
不知是在考场里坐了好几天的过,还是因为一路归途疲乏,总之季海一进门,就直愣愣的往地上栽,差点没把方老太和徐氏的魂儿都吓飞,赶紧掺着扶着送回了屋。
季老秀才虽然好些,但一把老骨头,来回坐了几天车,此时也是撑不住,径自回屋歇了。
烟哥儿熳姐儿帮着烧了热水,方老太还亲自去火房打了两个鸡蛋蒸了端进大房。
总归是人人忙的脚不沾地,偷偷摸摸回来的季灯兄妹也因此逃过一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