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

工业之主 晴空之下 2384 字 3个月前

说不清楚是杜文晖的授意还是枢机厅驻南部诸郡官员的有意放任,但两家的火气都很大,颇有些对峙的意思。

太后揉了揉眉间。

“党争,党争。”

偌大一个王朝,内部的利益纷争不可避免。

可如果党争引发内耗,甚至勾结外敌,这不就等于又走上了前朝世家的老路么?

世家的崩解可不单单是因为封氏皇族,而是那种人为的隔阂无法适应时代,可为什么有些人怎么就是想不明白,还总想重造一本世家谱系呢!

清江教……

“月节快到了,以我的名义给东海冉家送些东西过去,冉家于国颇有贡献,又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,理应慰问一下。”

只此一句话,落地定音,东海冉氏从烟土大案中彻底脱身,一滴污水都没沾到。

女官心中暗暗赞叹,直道崔代郡尉真是打了一手好牌,根本不用解释和请罪,一份报告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,而且每个细节都严丝合缝,难怪太后愿意重用他。

这样的人,怎么可能被困在东海呢?迟早是要入京的。

嗯,入京也好。

陛下都念着冉师傅好久了,每次看到鸭鸭车都要念一次,偶尔任性的时候也会哭着要冉师傅给他上机关课。

陛下现在倒是不排斥机关学了,只是天赋却不算高,有些课业学起来明显吃力。

不过因为有鸭鸭车的存在,陛下对于机关学的兴趣一直维持得很好,而且明显更喜欢内燃机,每每报纸上有关于内燃车厂和铁马赛的消息都会让内侍反复朗读。

听说陛下最近的愿望,就是亲自去现场看一次铁马赛。

在女官看来,这个愿望其实并不难实现。陛下年纪小不能出宫,那便让铁马赛的骑手到宫中比赛,大校场或者猎场,总有地方容纳一场铁马赛。

朝中也的确有知情识趣的大臣提了这个奏章,给出的理由还是请陛下检阅大雍自制内燃车的实力,被太后娘娘当场驳回了。

“为一己之愿劳民伤财,大兴土木,这与灵帝哀帝荒帝有何区别?”

随着朝权在握,温太后已经不怎么忌讳在公共场合数落前几任倒霉皇帝了。

只是她能骂,下面的大臣却不敢接话,都直呼罪过。

“你们是应该反省一下罪过。”

温梦璇冷哼一声。

“北境战事已定,我欲与陛下亲往北地行丰祭,众卿好生去研究一下立朝时期丰祭的礼制和流程吧。”

一句话,又是石破天惊。

打从灵帝开始,大雍的皇帝就没有出过京城的,去往苦寒的北地更是闻所未闻。

不过丰祭这事倒是有的,是大雍立朝时便有的规矩,传说是大学院的前身墨宗在第一次土豆丰收时举办的庆典,此后便一直流传了下来,主要还是庆贺丰收的喜悦。

皇家的丰祭是从雍高宗封慷开始的。

高宗年少时曾经念过墨宗的学堂,据说与济仁皇后还是同窗,帝后二人有着共同的墨宗记忆。

高宗登基以后,为了劝导农桑,特地把墨宗的丰祭引入皇室礼制。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个祭礼逐渐变味,不但程序步骤越来越复杂,连主旨也由庆祝丰收变成了持续半个月的吃喝玩乐,饱受太后娘娘的嫌弃。

前段时间陛下下旨要礼部重修典籍,丰祭就在名列其中。

只是礼部尚书摸不准太后的脉门,不知道这位大雍最尊贵的女人想要什么样的祭典,一直也没拿出个章程出来。

没想到,这就要办典礼了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