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

工业之主 晴空之下 2329 字 3个月前

会是东海钱大人吗?

大总管不敢多猜,因为太后娘娘吩咐说要和陛下去宗祠祭祖,他还要提前过去安排。

自陛下登基以后,去宗祠祭拜诸位圣人已经是常例,朝中上下都在夸赞陛下孝义仁厚,太后恭顺温懿,有这样的官家乃是天下之福。

只有小皇帝封禾知道,他母后平时在宗祠里都念叨些什么。

这次被挂出来的倒霉蛋还是灵帝。

温太后直接将选址黑水蛇镇的方案在他灵位跟前烧了,还细细讲解了一番为什么黑水蛇镇成为最后的中标地,以及未来对于黑水蛇镇及江北煤矿的规划。

“那里镇的不是什么邪神恶灵,而是大雍发展的重要倚仗。”

温太后的声音透着冷意。

“黑火油,从立朝开始便苦苦寻觅的黑火油,泰相的书册中记载过这种火油的用处。”

“哦对了,灵帝学不通化物学,所以之后的封氏皇族都不修习化物,说了你也听不懂。”

她毫不留情的对灵帝的脑回路大加嘲讽。

没办法,墨宗出身的温太后就是看不上被个神棍骗得团团转的傻货。以前她是宗室的远枝晚辈不好大放厥词,现在自己成了帝国最尊贵的女人,她想骂人自然也没人管得着。

至少东殿的祖宗们不会怪罪她,西殿的那群不配跟她讲话,至于唯一的活人听众儿子……

小皇帝对上母后的目光,先是缩了缩肩膀,然后又很有求生欲地用力点头。

母后……母后说得都对!

第179章

十月十三,秋高气爽,大雍第一座黑火油加工场建设小组在九凌城墨宗大学院正式成立。

一期的规模不大,主要是以技术研发为主,顶了算一个中等规模的作坊,与后世动辄庞大的炼油厂没法比。

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,从小试到加量再到上规模,这是墨宗大学院一脉相承的研究习惯。也正因为这样,第一期需要建设的主要是厂房和工人住宅区,以及一些配套设施。反应塔和相关的管路架设,这些都要经由工程小组仔细斟酌,暂时不会动工。

黑火油的加工工艺不难,海西洲早有石油提炼的工场,每年都能产出一定数量的煤油,说起来跟酿酒差不多,大多采用常温反应釜,常压蒸馏。

不过冉昱接受了巴小霸的启发,对于石油蒸馏还有其他的想法。

他想要汽油,想给自己的内燃机小车更加强劲的动力,也想尽可能地利用这珍贵的黑色资源。

大雍的黑火油田并不多,他一丁点都不想浪费。

就目前而言,江北煤矿是大雍已经探明最容易开采的油田。大雍的勘探技术有限,最多开采百米深的油井,眼下最适合开采的除了江北煤矿就有西南离岛的矿坑油田。这两个油田都有油苗露出了地面,有油苗就可以使用卓筒井,百米左右的油没有问题,再深就做不到了。

还是有差距。

冉昱默默叹了口气。

他听郑闵鸿院长说过,海西洲现在已经有了新的钻探设备,能把深埋在地下的油抽出地面。

海西洲有大油田,他们还有海外种植园和占领地,这些地方的资源都可以任由他们攫取,不愁没东西可用。

唉,家底不丰厚就得精打细算地过日子,所以冉昱想出了复合精馏塔的办法,想要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黑火油。

但他毕竟不是土建科的生员,仅有的经验全部来自煤气化炉。虽然他也成功提取到了汽油和柴油,但这不代表他的模型能够加量甚至上规模。事实上,冉昱的复合精馏塔初版设计一拿出来就被郑闵鸿院长否决了,这让他萎靡了好一阵。

隔行如隔山,墨宗的任何一个科目都指向精深大道,没有踏实的积累和经年累月的钻研,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取得成功。

天才也是一样。

不过冉昱的构想给了郑闵鸿和毕津很大的启发,主要是认识到了蒸馏过程中的部分产品具备使用价值,所以两位大师自然而然就开始修改设计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