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

工业之主 晴空之下 2105 字 3个月前

陈督卫点了点头,语带双关。

“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。”

说着,他便差人把校卫们都叫了过来,十分干脆利索地宣布了新的任命。

陈平执掌茂头卫所多年,他的话十分有分量,众校卫无一不点头应诺。

何况镇海卫也不是什么香饽饽,队中老兵所剩无几,填入的都是些新兵蛋子,由崔慎接手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。

陈督卫没说送枪的事,他也得观望一下事态进展。

若冉家这枪真的得用,那说不定他有机会更进一步,把东海卫从宋国忠的手里抢回来。

五月初一,青州兵器局开工建造。

房子就用空置的阳坡织园,里面的基础设施都现成的,只需要做防爆处理和加固结构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。

麻烦的是铸造和打磨的器具。大雍现有的火器坊都在北部,不管是中都郡还是西北郡,都把自家的火器工匠看得牢牢的,严防死守有外人挖角。

其实就算不设防,冉昱也不想打那些匠人的脑筋。西北兵器局和中都火器场都是全手工打造火枪,工时长产量低,偏偏成品还因为技术落后买不上价,全靠西北军和中都卫戍戍军帮着消化。

冉昱囊中羞涩,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。他也没有军队,枪造出来就是要买钱的,质量不好产量过低都会影响销路。东海郡是冉家的大本营,青州城里的技工匠人倒是不缺,但能造火器的成手却一个都找不到,更别说制作火帽和弹丸了,许多人一辈子连硝石都没见过。

这可怎么办?!

第31章 筹建工场

冉夫人这些天一直帮着儿子筹备建工坊的事,见此情景,心中着急。

工坊最重要的是什么?自然是坊工和匠师了!坊工负责出产产品,匠师负责调试机器,两者虽然分工不同,可谁缺了工坊都不可能运转得起来。

别的不说,单就四分十九支带走的那些织机,冉夫人其实并不太在意,毕竟织机只要有银钱就还能买回来,真正让她心疼的是随船走的那十几位大匠师,那都是冉家供养了多年的人,树大根深,手下学徒无数,他们走了织坊就真的支撑不起来了。

现在七郎要建新工坊,他们家却找不到能够操作机器的匠工,这可怎么办!?

不过看阿昱的模样,好像半点都不为这事着急,冉夫人是心中有火说不出,生怕给儿子增加压力。

“唉。”

午间的时候,她又在堂中唉声叹气。心道实在不行便舍下脸面,去拜托一下留在东海的三家旁支。她记得其中一支的当家人便是个匠工,这三家人没跟着四分十九支一起离开东海,说不定还有回转的余地。

“娘。”

正想着,冉夫人就听到有人在唤她。

抬起头,发现是儿媳朱玉婉和卢鸿雁,两人手里都拿着个小木匣,正迈步走入堂中。

冉夫人朝二人笑了笑,柔声问道。

“怎么这时候过来了,不是要去接康宁和康雪?”

“康宁和康雪的学堂提前放了假,康平带着他们去摘果子了。”

朱玉婉一边说,一边将手中的木匣放到冉夫人面前。

“娘,我们听说三郎和七郎要建造工坊,我们手里的银钱不多,便是一分心意。”

卢鸿雁也把钱匣递上,她的匣子是打开的,里面都是一张张的银票。

冉夫人皱眉。

“这是你们的嫁妆罢,心意我领了,钱你们拿回去,我们冉家没得花媳妇嫁妆的道理。”

“不是嫁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