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

工业之主 晴空之下 1917 字 3个月前

但他并没有见过这位崔少爷,只知道他是雍西军校的令长,手中握有冉家的船队。

兴福楼事件以后,冉家分崩离析,朝中也是混乱了好一阵子。等钱酉匡从旧京回来,崔慎已经带船远航海西洲,两人并没有碰面的机会。

“钱郡守。”

“崔……嗐,崔世侄。”

钱酉匡勉强挤出一个笑。

面对跟萧卓有七分相像的这张脸,他原本的火气早就散得一干二净。说起来他与崔慎的亲父同朝为官,虽然年纪差出一截,但到底算是同辈,叫他声世侄也不算托大。

崔慎是个很有城府的人,这一点与萧郡守差不多,从表情从来看不出他任何心思。但他礼数却比萧卓要周到许多,钱酉匡在他这里受到了热络的款待,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,钱郡守就放下架子,开始跟人倒苦水。

当然说的还是取钱迁居的问题。

“郡守误会了。”

崔慎摇了摇头,表情淡淡。

“阿弟没有离开东海的想法,取钱只是为了建造枪坊。”

啊?!

钱酉匡心中一喜,然后又是一头问号。

枪?什么枪?冉七郎不是再研究那什么煤气炉么?怎么忽然又转去造枪了?!

这枪岂是谁都能造的?!整个大雍也只有西北郡和北郡两家拥有火器局,造的还都是火铳。中都郡倒是最近弄个兵器工坊,现在也只能加工些单发枪,据说质量过得去但产量提升不上来,大雍朝的火器主要还是依靠海外。

可海外诸国,谁会把最好的东西卖给别人呢。能拉回来的都是些旧货,或者卖不出去的型号,就这,还要几个郡来争抢货源。

想到这里,钱郡守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
冉七郎聪明是真聪明,但毕竟年纪小,想法过于天真。火器虽好,可那也要看看有没有市场。大雍掌握火器货源的都是西洋派,是皇太后的亲信和倚仗。除非冉七郎的枪性能极其出色,否则就算价格比西洋货便宜,也没人会顶着得罪皇太后的风险采购。

这样的形势,也不知道崔家小子能不能看明白。

崔慎当然明白。

他不但明白,而且他想的比钱酉匡更远,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提议。

“郡守可想掌握东海卫?”

喔?!

钱酉匡怔楞了一下,抓了抓自己的小胖手。

掌握东海卫?这事他还真就没想过。他本身就是东海出身,没做太守的时候也听了不少关于宋郡尉的轶事,知道这是个不好惹的兵头子。

等他真做了东海郡守,宋国忠已经把他的位置安排给了他的女婿,这事也就轻描淡写地在席面上知会了钱酉匡一声,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。

钱酉匡多机灵个人,能屈能伸,一看这货不好惹,马上就不沾手了。

不沾归不沾,该给东海卫拨付的银钱却一文都不能少,青州救灾的时候还半点都支使不动。好在还有茂头卫所听他指挥,总算给他保留了最后一分颜面。现在被崔慎这样一问,钱郡守这新仇旧恨立时就翻了起来,愤愤地问道。

“自然是想的,崔世侄可是有妙计?”

第27章 议定

谁也不知道那天中午崔慎与钱酉匡到底谈了什么,不过在晚上的家宴上,崔慎意外的宣布了一个决定。

“等枪坊稳定下来,我准备加入东海卫。”

他说这话的时候,身体微微靠向椅背,眉眼微敛,似乎是在说一件再小不过的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