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

觅青山 江冉遗 3413 字 7个月前

大炎和大渝两国看准时机联手对大燕发动战争,泱泱大国一时竟无一将领能领兵出战,很快西北三镇就被大炎的草原铁骑占领,而西南也惨遭战火,当时顾远山的祖父,年逾半百的老定远侯临危受命,历时一年半才平定了西南叛乱。

可丢失的西北三镇却是再也无法收回了。

在老定远侯的威慑下,大渝确实安分了好几十年,但老定远侯刚殁去,他们便又卷土重来,两国在招摇山下短兵相接了四五年,最终大渝耗不过大燕的殷实国力,只能主动求和,这才换来了现如今的和平。

顾远山之所以选择去招摇山隐居,一方面是寻求清静缅怀先人遗迹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勘察边境的战况,顺便打探大渝国内的实情。他虽然只是一介书生,但先祖用鲜血打下的江山依然被他挂怀在心头。

现如今西北三镇仍然被他国侵占,故土的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顾远山虽深陷侯府一方庭院无暇他顾,但只要有机会他依然想要为江山社稷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,这便是读书人的气节。

殿试这一天,秋意甚浓,顾兆虽然嘴上计挂着顾远山殿试的日子,但他昨晚又不知醉宿于哪家秦楼楚馆,早将顾远山今日入宫的事忘到脑后去了。

偌大的侯府无一人出来相送,仍然只有招摇山上的主仆四人,云生和海楼驾车,小青坐在马车里替顾远山拿着考试用具。

顾远山今日穿了一身深蓝色的长袍,凌厉的五官隐在车厢的阴影里,显得影影绰绰。小青坐到他身边握住他膝盖上的手小声问:“公子,你紧张吗?”

小青已经好几天没和顾远山好好说过话了,此时握着顾远山的手下意识地紧紧攥住,像是攥住春天的雨露。

这几日顾远山每日都将自己锁在书房里,几乎没怎么出过门。到了晚上小青想和他亲近片刻也会被他赶回自己的房间里。回到侯府之后就是这样,顾远山很少和小青亲近,不仅在小院中单独替小青置办了一个房间,就连书房也很少让他进。

小青明白他的苦衷,也懂得他的身不由己。顾远山的院中每天都有很多大夫人和顾榆林的人过来巡视,他当着这些人的面自然不敢与自己过多亲近。

那些仆人有些躲在暗处鬼鬼祟祟地偷窥,有些就直接明目张胆地走进院中探查,就像这里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一样。他们都是受了大夫人的命令过来监视顾远山的,顾远山对此早已习惯,唯有小青愤愤不平。

顾榆林那个色中饿鬼这几天也没有放过小青,时不时就找些借口将他唤去,关在房中想要占他便宜,小青只能耐着性子与他周旋。

顾远山回握住小青的手摇了摇头,“不紧张,这场考试我势在必得,青儿不用为我担心。”

“好。”小青乖乖地点了点头。虽然只有三言两语,但顾远山愿意回握住他的手已叫他心满意足。

马车停在皇城根下,小青随着顾远山一起下车,只见朱红色的宫墙高高耸立,透出冰冷森严的气势,而皇宫的大门外已经聚集了许多考生,见顾远山下车,他们纷纷向这边扭头观望。

顾远山年少成名,神童之名早已传遍大燕国境,他的诗词经常出现在街头巷尾,成为人人传唱的流行小调,又因他的出身以及侯府后院的秘辛,人们看他的目光除了艳羡外还多了几分玩味,不由得就复杂了起来。

顾远山从小青手里接过包裹,对他说道:“这里太冷,回家去吧。”

小青摇了摇头,“我就在这里等你,这样你一出来就能看见我了。”

顾远山冲他笑了笑,说了一句“好。”而后便迎着众人的目光迈入宫门。

这一年是永初二十一年,在大燕的历史上注定成为不平凡的一年,年近半百的老皇帝沉迷于求仙问道,桃李年华的长公主待嫁闺中,从大炎国迎回的二皇子野心勃勃,一个即将改变这个国家局势的年轻人穿着褪色的长衫刚刚迈入宫门,而皇城脚下一抹清秀纤细的身影正立于秋末的冷风中,极目远眺着自己的心上人。

命运的齿轮滚滚向前,所有人的宿命似乎都早已注定。

第30章 有汜

宏伟的大殿四周站满佩刀着甲的侍卫,内监宣读完圣旨之后,数十位考官便从偏殿涌了进来,雷厉风行地将考卷分发到每个考生的手中。

主殿正中央站着一个清隽疏朗的年轻人,眉眼俊秀,唇红齿白,正是今天的主考官,翰林院大学士江有汜。

他也是五年前最后一届殿试的状元郎,短短五年时间便从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撰晋升为翰林院第一大学士,成为大燕皇帝最宠信的近臣,就连两年前到大炎国迎回二皇子这种皇族秘辛老皇帝都交由他去办,可见宠信之至。

此人不到而立之年,却已被视为下一任宰相的接任人选,在朝中更是拥趸众多。

许多外地来的考生都用目光偷偷窥视这个站在殿中央的漂亮男人,他们或许不知道他是谁,但顾远山却是清楚的。

若论文采,顾远山自认为当今的大燕,能胜得过自己的唯有此人而已。顾远山少年时便将此人的文章辞赋背得烂熟于心,可谓钦慕许久。

江有汜站在殿中央扫视了一圈殿中众人,而后打开手中的卷宗,宣读今日的考题——“战与和”

闻此顾远山有些惊讶地抬起了头,他没想到江有汜的胆子竟然这么大,敢将如此敏感的话题当做殿试的考题。

须知如今大燕朝堂上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势如水火,吵得不可开交,主战派认为入冬之后以水草为生的大炎国缺食少粮饿殍遍地,大燕应该借此机会出兵收复西北三镇,洗刷国耻重振山河。